连云港建国男科医院
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殖感染 >
尿液发红褐色怎么回事,三大类原因引起
日期:2025-03-05 11:10 浏览

  尿液发红褐色的原因是泌尿系统结石、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、血液系统疾病。尿液发红褐色可能是由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,生理性原因通常与饮食、药物和运动有关,而病理性原因则可能涉及泌尿系统感染、结石、肾脏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。

  一、生理因素

  1、饮食因素:食用大量含有天然色素的食物,如红心火龙果、甜菜等,其中的色素成分不易被人体完全分解和吸收,部分色素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,从而使尿液暂时呈现红褐色。通常在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代谢,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。

  2、药物因素:服用特定药物可能导致尿液变色。如利福平、苯妥英钠等,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后,其成分会经尿液排出,使尿液呈现红褐色。在停止用药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后,尿液颜色会随着药物的排出而逐渐变淡。

  二、病理因素

  1、泌尿系统疾病

  泌尿系统结石: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等,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,容易损伤尿路黏膜,导致黏膜出血,血液混入尿液中,就会使尿液呈现红褐色。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腰腹部疼痛,疼痛可向下腹部、会阴部放射,还可能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

  泌尿系统感染: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,炎症会刺激尿路黏膜,使其充血、水肿,严重时黏膜会出血,进而使尿液变红褐色。除尿液颜色改变外,患者常伴有发热、寒战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

  泌尿系统肿瘤:肾肿瘤、膀胱肿瘤等肿瘤性疾病,肿瘤组织生长迅速,血供丰富,容易发生破溃出血,血液进入尿液,导致尿液呈现红褐色。这种血尿通常是无痛性的,且可能间歇性出现,容易被忽视。

  2、全身性疾病

  血液系统疾病: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白血病、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,会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,全身各部位包括泌尿系统都容易出现出血倾向,从而使尿液呈现红褐色。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皮肤瘀点、瘀斑、鼻出血、牙龈出血等症状。

  自身免疫性疾病: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累及肾脏等多个器官,导致肾脏组织受损出血,使尿液颜色改变。患者除了尿液异常外,还可能有面部红斑、关节疼痛等其他症状。

  三、其他因素

  1、运动性血尿:剧烈运动后,如长跑、高强度的健身训练等,身体血液循环发生改变,肾脏的血液灌注受到影响,可能会导致肾脏组织的轻微损伤,出现血尿,使尿液呈红褐色。一般经过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后,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。

  2、创伤因素:下腹部、腰部等受到外伤,可能损伤泌尿系统器官,如肾脏挫伤、膀胱破裂等,导致出血,血液混入尿液中,使尿液呈现红褐色。

  尿液出现红褐色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,若发现尿液颜色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尿常规、泌尿系统超声、肾功能等相关检查,以明确病因,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  为了预防尿液发红褐色的情况,建议保持充足的饮水量,避免过度摄入可能影响尿液颜色的食物和药物,注意个人卫生,并定期进行体检。

医院地址:连云港市海州区解放西路37号
ICP备案号:苏ICP备13038399号
热线:0518-85456120